稅務局確定稽查對象的方法
發布時間:2020-12-18 來源:
隨著金稅三期、四期的到來,稅務稽查力度越來越大,一旦被稅務稽查局約談,查到涉稅問題后處理結果基本是追繳稅款、處以一定金額的罰金、加收滯納金,嚴重的,可能涉及刑事偵辦。
有人不服氣了“我們公司被稅務稽查連查了三次,為什么稅局偏偏寵我一個?”,常被稅局“惦記”,是有原因的!一個地區那么多家企業,稅局怎么確定查誰不查誰?我們來說說以下幾種稅務局確定稽查對象的方法:
1、推送案源
現在,一般省、市、縣稅務機關都設有風險控制管理部門,平時這些部分會對電子底賬、“金三”數據進行分析,一旦發現企業的納稅數據有異常變動需要稽查時,就會把相關信息和線索推送到稽查部門,稽查部門對企業立案進行檢查,也即是“中槍”了......
比如之前的一個實際案例,風控部門發現一發電廠申報數據異常,和前期的納稅申報數據不一致,于是推送此發電廠的情況到稅務稽查局發現了其中的涉稅問題,后補繳了幾千萬元企業所得稅款。
所以對于風控部門關注的納稅申報數據,企業也應當引起重視,保證各類納稅申報指標在正常區間內,否則被選中的概率會大大增加。
檢舉案源
這類被檢舉的企業,由于舉報的信息一般比較準,一查一個準,殺傷力巨大。舉辦來源有:競爭對手、公司內部人員、職業舉報客、熱心群眾等。
安排案源
安排案源,就是指稅務機關根據年度稽查工作任務安排,有重點的對轄區內的企業、行業進行定向檢查,確定案源。
比如,某地房地產企業納稅遵從力度不高,某地建筑企業納稅情況不樂觀,稅務機關會把這兩大行業作為本年度稽查工作重點,然后重點選取轄區內的房產企業、建筑企業進行稅務檢查。
自選案源
稽查部門根據本級稅務局定制的隨機抽查計劃,還有打擊偷逃騙坑虛開發票等計劃而確定的檢查對象。
如果企業存在以下這些情況之一的,“中槍”的可能性非常大。
(1)稅收風險等級為高風險的。
(2)2個年度內2次以上被檢舉且經檢查均有稅收違法行為的。
(3)受托協查事項中存在稅收違法行為的。
(4)長期納稅申報異常的。
(5)納稅信用級別為D級的。
(6)被相關部門列為違法失信聯合懲戒的。
(7)存在其他異常情況的。
金稅四期的到來強大到將涉稅業務與非稅業務相結合,實現了對企業所有發生的業務全面監控。同時搭建了各部委、人民銀行以及銀行等參與機構之間信息共享和核查通道,實現企業相關人員手機號碼、企業納稅狀態、企業登記注冊信息核查的三大功能。大數據時代,不管是個人信息還是企業信息,都已經屬于半透明狀態了,稅務機關的各種監察手段也越來越高級,對于企業來講,誠信經營,規范納稅極其重要。
上一篇:民法典解讀之快郵件通關
下一篇:一文弄懂海關進口專用繳款書